芬兰教育世界第一?厉害在哪里?

导语
关于芬兰,我们的印象是:圣诞老人、驯鹿、“千湖之国”和诺基亚。这个只有550万人口数量的北欧小国,他们的教育凭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呢?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厉害在哪里?
1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厉害在哪里?

  关于芬兰,我们的印象是:圣诞老人、驯鹿、“千湖之国”和诺基亚。这个只有550万人口数量的北欧小国,他们的教育凭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呢?
2

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

  芬兰孩子7岁入学,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得晚。芬兰教育认为,7岁的孩子,心智和情绪发育较为成熟,所以适合进入小学。他们还提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就在这个基础阶段,有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房子才能盖得牢固。

  在小学的前两年级,有的学校会让学生分成三年来读。学校和老师会投入相当大的耐心和力气,帮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实实在在去协助、辅导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孩子,你慢慢来”——芬兰教育证明了:比拼起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么芬兰孩子才是真真正正赢在了起跑线。

3

不提倡排名,不用考试衡量成绩,学习不焦虑

  芬兰学校的考试次数不多,没有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比起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芬兰教育更加重视理解,着重探索原理,学会知道要问“为什么?”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反复训练,也从不教导任何迅速成功的诀窍。

  芬兰的学校也不会搞一些什么排名和竞赛,所有的评估和考试,不是为了挫折学生,而是为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改进。

  不焦虑的学习状态,这或许就是芬兰学生生活满意度高,即使不想成为同班同学中最好的学生,也依然能够努力和用心学习的原因吧。

4

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不让一人落后

  芬兰教育中不断强调:平等、品质、公平;

  根据PISA的测试:无论贫富贵贱,大城市还是偏远的乡村,芬兰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差别特别小。因为芬兰教育提倡: 不让每一个孩子落后。

  芬兰没有所谓的“资优班”(就是所谓的快班,实验班),他们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起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芬兰也没有“后进班”,对于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教育体系有一套独道的教育理念:老师鼓励“后进生”去披萨店、花店、洗衣店、餐厅等商家去实习,然后定期讨论生活中的各项课题。

  因为这群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们可能坐不住,所以这个课程是特意针对他们而制定。目的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给他们一个爱上学校的理由!

  这些“后进生”,没有被学校、老师和社会遗弃,相反,在温柔和耐心地关注之下,他们都能够真实、无憾地成长。

5

不用催,孩子能自己学:可以,这很芬兰

  芬兰中小学生上课的时数,几乎是OECD评比成员中最少的。

  这还不算,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上课的教育相比,芬兰的教育显得相当随意,随意到就像闹着玩:

  芬兰学生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今天早上八点的课,明天可能就是九点或者十点才上课。不仅上课时间不一致,连下课的时间也不会每天相同。

  芬兰的课程也不是一个班完全相同:为了平均照顾到每个孩子,每个班甚至还会再分成两组,以不同上课时间采行真正的小班制……有两组交叉一起上的课程,也有分开的课程。

  意大利、荷兰两国7-14岁的学生,一年平均课时超过8000小时;而芬兰只有5400个小时;

  芬兰中学生每周在下课后平均会花时间联系4小时以上数学的只有2%,而美国这一数据是芬兰的7倍;但是成果显示:芬兰学生的数学成绩跟爱泡在题海战术里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不用说超越美国了。

  花费的课时更少,但是效率更高;看似自由松散的课程设置,恰恰体现了芬兰教育的精髓:自由与信任。芬兰教育更重视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孩子有独立发挥的空间,教育孩子能独立思考,拥有超强的自我学习能;而所有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学生的成就感。

6

重视基础教育

  芬兰人深信,基础最重要,基础稳固,日后构建更高的楼层才会稳固。因此,芬兰愿意花更多的人力在基础教育上。

  芬兰的基础教育也是别具一格:在母语、外语、数学、生物、历史、体育、音乐等基础学科以外,还有教孩子们拼制电路、踩缝纫机、锯木头等工作的工艺课,有教孩子烘焙、煮饭炒菜的生活课、认识一个家庭基本经济与运算概念,教导学生如何储蓄和理财的经济课;

  这些课程,样样都是玩真的。工艺课上,孩子们锯木头,打毛衣,做烘焙;生活中家长可能忽略的技能,学校都一样不落教授了。接受过这样全面教育的孩子们,不仅功课优秀,生活技能也是满分。

7

芬兰的教师水平非常高

  教师在芬兰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根据《赫尔辛基日报》的调查:有高达26%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教师;把一些“更有社会地位”的职业,例如工程师,医生,远远甩在身后。

  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的老师,一般拥有硕士学位,他们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度余课程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教材余教学内容的进度。

  芬兰的老师也不批改作业。一般课堂上的作业,是由孩子们自己批改,或者互相批改;看上去很轻松,但实际上,芬兰的老师 ,把最主要的时间都花钻研课程和教法上。

  芬兰的学校和老师也不搞评比,用来评估教师教学成果的,是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反馈;老师们根据这些反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8

重视读书:阅读是终生资产

  热爱阅读,是芬兰和西方文明十分鼓励孩子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它让一代一代的芬兰学生,透过文字世界,为自己搭起通往广博知识的桥梁。

  芬兰孩子的家庭作业之一,就是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自我阅读”。在这半个小时里,孩子们自由选择阅读的书籍,不一定跟课本相关,可以读任何一本,他们喜欢的故事书,童话,绘本,等等。

  图书馆是芬兰最著名的人文地标。芬兰全国各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不管在繁华的大城市,还是在偏远的边陲小镇,都不难找到图书馆。一切书籍、报刊杂志、期刊等等,都已经在全国网络信息化。如果你在A地借了书,可以在B地归还。

  除了固定图书馆,芬兰全国还有200座流动图书馆。这些大型的巴士带着丰富的图书资源,行径路线是偏远的社区和学校;不管天气是不是在零下几十度的闫涵,它们满载着温暖人心的图书和数字资源,定时定点来到各个社区,为大家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

9

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

  距今100多年前,英国作家ALEC TWEEDIE在《行过芬兰》一书里,写下了:

  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途似锦;

  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

  芬兰的基础教育规定由国家提供,学费全免、还提供免费的午餐和教科书;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可以搭乘计程车上下学,当然路费完全由政府买单。

  一个缺乏自然资源、人口稀少、强国环邻的小国,知道唯一能构建起国家未来的,只有人力资源。

  良好的教育,正是把资源转换成人才的唯一窍门。

  从芬兰的教育体系和学校,不难看出来芬兰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把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不让一人落后。

  聪明的芬兰人懂得,唯有扎实、平等的教育,才是维持社会稳定、独立的最大资产。而教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因为教育的不平衡造成的国民素质的缺口,整个社会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没有夜以继日地刷题,没有强势的升学压力,没有焦虑的家长和老师,就是这样佛系的芬兰教育,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教育奇迹。

  剖析芬兰的教育理念,你会发现,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励志故事,却像一股涓涓细流,温暖,又让人感动。

  网上很多文章鼓吹芬兰式“快乐教育”,不排名,不考试,作业少,假期长;只看到这些,没有看到芬兰举国上下对教育的重视,没有看到芬兰老师的辛苦付出,没有看到芬兰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花费很大力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内驱力,单纯吹捧芬兰教育的世界第一,真的非常片面。

  历史不同,国情不同,环境不同,想要全盘复制“芬兰模式”也不现实。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