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纷纷“去标化”,中国申请者该何去何从?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关于美国留学签证的事儿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24 1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留学澳洲如何选择专业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15 1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加拿大留学申请定位解读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10 10:00
查看详情

留学项目澳洲重开国门在即,立思辰留学钜惠来袭!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1-22 10:00
查看详情

  考试成绩,一直以来是中国留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的强项。相比于美国本土的白裔非裔来说,超高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似乎凸显了我们学习能力的强大。然而,美国大学真的这么看重考试成绩吗?

  自去年开始的“去标化”的浪潮中,我们似乎渐渐摸索到了美国大学真正的用意。

  去年夏天,芝加哥大学宣布从2019年开始将学生标化成绩变为可选项(test-optional)。

  这项举措背后的原因,在芝加哥大学的官网上明确呈现:

  GPA和考试成绩不是衡量你的唯一标准(you are more than your GPA or test score) 。我们想看到,你通过申请材料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

  虽然在过去的三四年内,美国有超过1000所高校(包括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都推行了类似的招生政策,芝加哥大学作为世界顶级的高等学府,作出这样的决定,在中美两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美国高校放弃标准化成绩作为入学标准,一方面是为了追求高等教育平等化,让那些来自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多机会跨入高等学府的大门;另一方面,高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去标化”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

  对于从小经历应试教育,擅长“标化高分”的中国申请者来说,在入学申请标准中弱化标化成绩,并不是个好消息。

  就像芝加哥大学招生办和财援主任James Nondorf说的那样,标化考试不会是大学申请的主导因素,也不应该成为让很多学生失去申请机会的原因。

  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机会得到好的教育资源,无法像其他申请者那样很好地准备SAT或ACT考试,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这些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申请路径,让更多优秀的学生拥有进入顶尖大学进修的机会。

  很多国内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美国大学将SAT和ACT分数变为非强制性要求的变革只适用于美国本土的申请者?

  主要原因是面对国际学生申请时,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申请材料很难成为美国大学面试官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因此SAT或ACT考试就成为了美国大学衡量国际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依据。

  哈佛大学给出的录取学生SAT中间分数段是1470~1570分;仅仅按照这个标准,北师大附中实验中学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都考出了可能进入哈佛的分数。(数据引用自《纽约时报》)

  所以,取消或弱化标化考试,为的是放宽而非降低录取门槛。

  SAT或ACT考试分数或写作成绩从强制要求变为optional(可选择),表面上看是削弱了对标化考试成绩的要求,但实际上这些顶尖高校对其他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要求会更加严格。

  哈佛大学国际办公室2016~2017的数据显示,6700余名本科生中,有739名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大陆学生不过59人,这一数字与过去六年基本持平,都在50人上下。(在2017~18学年度,哈佛中国本科生的人数又回落到了51人)耶鲁大学和哈佛一样,中国本科生人数较为稳定,2016~2017学年间610名国际本科生中,有61位中国学生。

  同一年中,普林斯顿大学625名国际本科生中只有30位中国人,较前几年略有下降。

  美国大学把特长、课外活动、性格、教师推荐书等计入考量内容的申请系统,让很多中国学生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除此之外,在英语培训产业逐渐完善的今天,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高分也不再鲜见,对于从小在应试系统中长大的中国学生来说,大学申请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了。

  成绩取消只和美国学生有关?

  虽然标化考试分数依然是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这一次多所大学对SAT和ACT考试分数做出的改革,再一次强调了美国大学和国内大学在录取机制上的本质性区别。这意味着除了标化成绩,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较之前相比,需要比美国学生付出的更多!

  在国内,高考分数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进入顶尖大学的主要因素,而美国大学除了优秀的考试成绩,还会要求学生提供能够展示其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的证明,如申请文书、推荐信、活动背景介绍。不同于标化考试,这些申请材料往往靠的是一个人几年甚至十几年成长过程中的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然而很多学生和家长却错误地认为,国外的大学之所以会有这些要求,是在考核申请者在过去获得过什么样的成就,例如在哪些比赛中得到什么奖项,或者在课外活动中取得了多么优秀的成绩等。其实学校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学生参加过的活动,看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展现出怎样的能力,从而判断一个学生是否适合在自己学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

  即使是那些想要申请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等顶尖藤校的美国学生,虽然SAT写作成绩不再是必要条件,但还是需要提供高中在校期间的学术论文(graded research paper)。这说明,学校所看重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一个学生在学术专业度、批判性思维、表达逻辑等综合能力上的表现。而这,恰恰也是很多国内高中,甚至是不错的国际班,在教学过程中所忽视的培养方向。

  面对这一现象,国内的学生和家长在留学申请的思路上做出根本性转变。申请美国大学不是填写国内的高考志愿,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不能作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唯一标准。申请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规划,选择出“最适合自己”而不是“排名最高”的院校和专业。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综合能力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

  接下来,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取消SAT和ACT的硬性要求。但是,申请者因此要“交换”的是长期学术能力的展现,而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将又是一个新层次的挑战。

  因为,这将甚至不是学术单方面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而是真正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与检验。既包括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等“硬实力”,还包括抗压能力、研究探索意识、思维习惯等“软实力”方面的要求。

  不看标化成绩,看什么?

  和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高分至上”不同,美国的高考一年内可以考多次,而分数也不仅仅是唯一的衡量标准。美国大学录取考生,除了SAT分数,还会通过申请者的实践经历和个人陈述来考查他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事实上,这也正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常常会拒绝录取SAT高分、甚至是满分考生的重要原因。

  “现在所有人都过于看重考试的重要性,认为除了高分其他的就都不需要了。但是在美国,获得高分并不能保证一切。我们一直在拒绝一些拿到高分的学生。”

  ——南加州大学招生办主任Tim Brunold

  相对于日渐飙升的标化成绩,面试官更在乎这份成绩背后有没有与之相匹敌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以及这些学术指标和荣誉背后的人是怎样的。如果一个光会答试卷却不会适应美国大学生活的求学者进来,那无疑就违背了美国大学想要“认识你自己”的真相了。

  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

  近一百年来,这个理念一直被美国高等教育界奉为圭臬。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大学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列表、申请文书、面试的考察,希望能把她们筛选进来的人变成真正有所贡献,俘获于自己内心的人。

  从成功案例看名校录取标准

  耶鲁学生王同学在她的个人陈述里只讲了一件稀松平常的故事:骑大象。

  她讲到自己本性里畏惧自然和不确定性的事件,而动物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在泰国第一次骑大象的时候非常害怕。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大象偏离了既定的路线去了一颗芒果树,令王同学意外的是,自己不但毫发无损,还能顺带摘到几颗芒果。

  说到选择这个故事作为文书的原因,王同学讲道:

  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是无法预料的,要从这些非常随机事件中找到一些可以让自己感觉开心以及满足的地方。

  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力,主要是因为我的其他资料以及简历都非常地格式化吧,就比如说有很多奖项,GPA也很高,这样的简历有可能会让人觉得你不近人情,或者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死板的人。而我这篇文章就会让招生官觉得,我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性化的部分。

  那一年,她收到了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宾大和达特茅斯等几乎所有常青藤的录取通知。

  很多申请者会苦恼,在自己十七八岁的经历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以记述,脑海里翻来覆去能称之为“大事”的或许只有某次获奖或是参加的某个大型活动。但其实,招生官也并不指望看到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一次爬山的经历,一次回乡的团聚,他们希望读到的是关于你自己的真实的、平凡的小事,并看到你是如何从这平凡小事中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

  对于在标准化考试底下艰难生存的中国学生来说,也是时候将关注点转移一下了。我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想要什么,从某个程度上说,美国大学申请提供给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开始认真地探索和认识自己内心。而这种探索是必须的,也是终身的。

  因此,如果想要被美国顶尖高校录取并在入学后更快地融入美国文化,中国申请者应适时地将关注转移到自己本身的热情所在,并且不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地刷分,企图用厚重的奖项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